毕业照
双滘资讯

阳春双滘镇数十名尘肺患者绝大多数没有获得任何赔偿

  阳春双滘镇数十名尘肺患者绝大多数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 走上一个小坡,甘显儒停下来拼命地咳嗽,仿佛要把整个肺给咳出来。半小时后,杨清中载着堂弟杨清杰过来,由于开了一段山路,他好像刚刚做过很重的体力活一样劳累。他没有马上下车,而是坐在摩托车上休息了几分钟,才有力气走下来。9月17日记者采访当天,刚刚去韶关市洗过肺的杨清杰显得比较精神,但也瘦得只剩皮包骨,肋间的皮深深凹陷下去。  他们是阳春市双滘镇的尘肺病人,没有赔偿,没有医保社保。类似的尘肺病人,在双滘镇比比皆是,五一村、黄竹村、红星村、垌坪村每个村都有至少十几名尘肺病人,一些家庭还不止一名尘肺病人,有的亲兄弟、堂兄弟、舅甥都得了尘肺病。  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进入国家职业病人数据统计。据卫生部门统计,截至2008年底,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70多万例,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,近几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高达1万例左右。甘显儒们对这个1万例的统计数字没有任何“贡献”。因为他们拿不到被鉴定为职业病要求提供的职业史。也就是,他们不能被诊断成职业病,只能得到一个不伦不类的“疑似尘肺”医学诊断书。  40-50岁发现尘肺,几乎是双滘镇到石场打工男人的宿命  从1989年到2004年,杨清中打工十多年时间,先后换了几份工作。但他始终没有离开石场,只是从江门的一个石场换到另一个石场。  2003年那年,他又换了一个石场工作,从事石头的打磨、爆破,但感觉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了。“用力呼吸的时候,我感觉自己的肺泡好像破裂了一样,咳出来的痰都带灰。”他这样描述。  “石场起灰尘的时候,两人相隔2米就完全看不到对方。”杨清中回忆工作时的场景。2004年,杨清中在阳春市中医院检查出患了尘肺,当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。“新石场才去一年多,不好跟人家索赔。以前换了好几个石场,也不知道该向哪个石场索赔。”他无奈地回到家,开始还可以种点菜,慢慢就什么体力活也做不了了。到了今年,杨清中就连开摩托车都感到吃力。  甘显儒做的是爆破工作,灰尘更大,他也很担心自己每天吸入那么多灰尘会造成危害,就自己出钱买口罩戴,而他的工友当时都没有戴口罩。“不过,即使戴了口罩我还是得了尘肺,那玩意根本没办法防止尘肺。”甘显儒说。  似乎是巧合,甘显儒、杨清中、杨清杰三人都是在45岁的时候失去劳动力。杨清中1959年出生,2004年检查出尘肺时,那年45岁;甘显儒1962年出生,2007年发现尘肺的时候,也是45岁;2005年杨清中发现患病回家的时候,也刚好45岁。经过记者调查,40-50岁发现尘肺,几乎是双滘镇到石场打工男人的宿命。  在双滘镇的村庄,每个村都有三四百个到石场打工的男人,而且多数选择到江门市的各个石场。这个选择有一定的历史因素,上世纪八十年代江门市经济迅速发展,由于阳春市毗邻江门市,男人出外打工多选择到江门市,加上多数人做不了技术含量高的活,只能到石场做苦力。此后,亲戚同乡相互介绍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江门、选择石场,为尘肺十几年后在这个地区高发提供了人群基础。  尘肺病是一种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职业病,这个病几乎不可治愈,患尘肺病的人将基本丧失劳动力。在职业病报告数据中,尘肺病人数雄居首位。  记者随机询问了近十个在不同石场工作的工人,他们中没有一个买了社保  开采石矿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产业,因此老板都竭尽所能节约“成本”。双滘镇五一村和黄竹村的尘肺病人打听了很久,才得知曾有一个在石场打工的工人,因为石场给他买了社保,得尘肺后获得了社保赔偿。但记者随机询问了近十个在不同石场工作的工人,他们中没有一个买了社保,石场甚至没有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。  有些甚至连每个月的工资收据都没有。甘显儒以前工作的石场,工地的小组长每个月统一把一个组的工资拿回来,在一张白纸上写着“某某某、多少钱”的字样,没有落款,没有盖章。  因此,得了尘肺后,他们的维权之路注定要不了了之。没有合同、没有社保、没有工资单,在工厂干再多年,都没有证据。甘显儒在这方面吃尽了苦头,他找到职防所、卫生局、劳动保障局均不了了之,最终不得不和工厂妥协,立下一张表示“工厂有劳动保障措施,本着人道主义精神,一次性补偿2.5万元,工厂不再负责”的协议,拿了2.5万元走人。而这位协议竟然只有一份,甘显儒没有得到应有的那份协议。  记者的到来燃起了甘显儒的一丝希望,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规定,离职两年内发现职业病,在诊断为职业病一年内可获得相应赔偿。如果石场曾经买过社保,他可能还有获得赔偿的机会。  甘显儒记得,石场有一次收了他和工友们的身份证,说是帮他们买社保。9月17日,记者致电甘显儒工作地所在的新会区社保局,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记者,没有找到甘显儒的社保记录。同一天,甘显儒终于从石场当时的财务口中获知,并不是所有被收身份证的工人都买了社保,只买了几个人,而甘显儒不在这几个幸运者之中。  不过,甘显儒和身边多数患者相比还算是“幸运”的,他是跟着同一个老板干了7年,还能拿到2.5万元“营养费”。其他人多在不同的石场工作,归属不同的老板,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尘肺,也就无从追究哪个石场的责任。  “一般不会去检查有没有尘肺,因为查到了又能怎么样?”  据了解,现在双滘镇每个村都有尘肺病人赋闲在家,什么都做不了。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不严重的,“一般不会去检查有没有尘肺,因为查到了又能怎么样?”甘显儒感慨。  9月16日,甘显儒还在石场工作的弟弟听说有记者来,就过来串门。9月17日一早,他在哥哥的建议下到双滘镇卫生院照胸,得知肺部已经出现病变,卫生院下了“疑似尘肺”的诊断。  “都是出了问题了才去查。如果都去查,肯定更多,估计在石场干几年以上的人都会有尘肺。”杨清中推测。  事实上,并非人们对在石场工作时间长会得尘肺不知情,甘显儒兄弟就向记者承认,的确有拿命博钱的考虑。“孩子要读书,房子要建,没有选择。”一些人查出肺有问题,但要是还能干活,会继续在石场干。  甘显儒从1995年开始在石场打工,九十年代时,每个月有一千多到两千多,2000年后,每个月能赚三千多,前前后后在石场干了近十年,甘显儒赚到了近二十万元。  其他人也差不多,杨清中、杨清杰等人都赚了十几二十万元。现在,他们得了尘肺病,并不惊慌,因为这个病的到来并不是意料之外的。  而且由于周围尘肺病人太多,他们反倒比较乐观。“反正大家都一样。”他们也不想把十几年来辛苦攒的钱用来做医药费,每年洗一次肺是他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上限。“能活多久就活多久”,他们也无力太在意。

双滘镇微信公众号

苏兄

阳春市双滘社区网(529635.com)站长及程序维护员,负责网站的日常运维、程序开发以及编辑等。

电子邮件:admin@529635.com

联系我们:发信息给我

0 0 投票数
文章评分
订阅评论
提醒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返回顶部按钮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发表评论。x